气冲斗牛的意思和造句

范文:

气冲斗牛的意思和造句

气冲斗牛的意思和造句

气冲斗牛,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意是指气息或怒气直冲云霄,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磅礴。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人非常愤怒或气势非常盛。

造句:

1.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他的气势简直可以气冲斗牛,让人不得不佩服。

2. 面对不公的待遇,他怒火中烧,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真是一副气冲斗牛的模样。

3. 在关键时刻,他的发言激昂慷慨,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一种气冲斗牛的豪迈气概。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气冲斗牛的出处是什么?

2. 气冲斗牛的本义是什么?

3. 气冲斗牛在现代社会有哪些用法?

4. 如何用气冲斗牛造句?

5. 气冲斗牛和其他形容愤怒或气势的成语有何区别?

6. 气冲斗牛和气吞山河有什么区别?

7. 气冲斗牛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8. 气冲斗牛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有哪些?

9. 气冲斗牛在现代生活中的例子有哪些?

10. 气冲斗牛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详细解答:

1. 气冲斗牛的出处是《汉书·董仲舒传》。

2. 气冲斗牛的本义是指气息或怒气直冲云霄,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磅礴。

3. 在现代社会,气冲斗牛常用来形容人非常愤怒或气势非常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绪或气势达到极点。

4. 用气冲斗牛造句,如:“他的气势简直可以气冲斗牛,让人不得不佩服。”

5. 气冲斗牛和形容愤怒或气势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气势汹汹”等,都表示愤怒或气势强烈,但气冲斗牛更侧重于形容怒气或气势直冲云霄。

6. 气冲斗牛和气吞山河的区别在于,气冲斗牛侧重于形容怒气或气势直冲云霄,而气吞山河则侧重于形容气势宏大,有吞没山河之意。

7. 气冲斗牛的成语故事源自汉代董仲舒的故事,董仲舒因直言进谏,触怒皇帝,皇帝怒气冲冲地说:“吾闻董仲舒,气冲斗牛。”

8. 气冲斗牛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刚烈或气势非凡,如《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的气势。

9. 气冲斗牛在现代生活中的例子有: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极强的气势,或者在关键时刻发表的激昂演讲。

10. 气冲斗牛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人物性格和气势的审美追求,强调内在气质与外在表现的高度统一。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6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