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清平调其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1. 清平调:唐代宫廷乐府曲调,多用于赞美美人。
2. 群玉山:传说中的仙山,此指美女的居处。
3. 瑶台:传说中的仙宫,此指美人的居住之地。
此诗乃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题为《清平调其二》。诗中以云、花、春风、露华等自然景物为喻,描绘了一位绝代佳人的美丽与风华。诗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人服饰与容貌的赞叹;“春风拂槛露华浓”,则生动地描绘了美人如花似玉的娇艳。诗人以群玉山和瑶台为背景,暗示了美人的高贵与神秘,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清平调其二》是谁的作品?
2. 《清平调》共有几首?
3. 《清平调》属于哪种文学体裁?
4. 《清平调其二》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什么意思?
5. “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6. “群玉山头见”和“瑶台月下逢”分别指什么?
7. 李白为什么以自然景物来赞美美人?
8. 《清平调》中的美人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9. 《清平调》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如何?
10. 《清平调其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详细解答:
1. 《清平调其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2. 《清平调》共有三首,分别是《清平调其一》、《清平调其二》和《清平调其三》。
3. 《清平调》属于唐代宫廷乐府曲调,是一种诗歌体裁。
4. “云想衣裳花想容”表达了诗人对美人服饰华美、容貌艳丽的赞叹。
5. “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通过春风、栏杆、露水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清新迷人的意境。
6. “群玉山头见”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暗示了美人的高贵与神秘;“瑶台月下逢”则是指美人的居处,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向往。
7. 李白以自然景物来赞美美人,是因为他认为自然之美与美人之美具有相似之处,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
8. 《清平调》中的美人形象具有绝代风华、高贵神秘的特点,诗人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9. 《清平调》在唐代文学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清平调其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运用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美人形象相结合;②采用想象丰富的手法,营造出浪漫主义的氛围;③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