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
“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其吝啬,连一根毛都不会拔出来帮助别人,比喻极端自私自利,不愿意为他人付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被形容为一毛不拔,通常是指他非常小气,不愿意分享或帮助他人。
例如,在讲述一个朋友的吝啬行为时,可以这样写:
李先生一向以一毛不拔著称,即使是面对亲朋好友的求助,他也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推脱,让人感到十分寒心。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
2. 一毛不拔出自哪本书?
3. 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4. 一毛不拔的近义词有哪些?
5. 一毛不拔的反义词有哪些?
6. 如何用一毛不拔造句?
7. 一毛不拔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含义?
8. 一毛不拔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吗?
9. 一毛不拔与自私自利有什么区别?
10. 一毛不拔在现代社会是否还适用?
详细解答:
1. 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
一毛不拔形容人极其吝啬,不愿意为他人付出。
2. 一毛不拔出自哪本书?
一毛不拔出自《孟子·尽心上》。
3. 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源于孟子与杨子的对话,孟子批评杨子的自私自利,指出即使拔掉一根毛就能利益天下,杨子也不愿意这么做。
4. 一毛不拔的近义词有哪些?
一毛不拔的近义词有:铁公鸡、吝啬鬼、小气鬼等。
5. 一毛不拔的反义词有哪些?
一毛不拔的反义词有: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大方等。
6. 如何用一毛不拔造句?
他的性格一毛不拔,从不肯借钱给别人。
7. 一毛不拔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含义?
在现代社会,一毛不拔除了形容吝啬外,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对集体利益、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只顾个人利益的人。
8. 一毛不拔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吗?
一毛不拔在古代文学中比较常见,常用于批评那些自私自利的文人或官员。
9. 一毛不拔与自私自利有什么区别?
一毛不拔侧重于形容人的吝啬行为,而自私自利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吝啬,也包括其他自私的行为。
10. 一毛不拔在现代社会是否还适用?
一毛不拔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尽管社会观念有所变化,但人们对于极端吝啬和自私的行为依然持有批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