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措手不及的意思
措手不及,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突然遭遇意外或紧急情况时,人们因为准备不足而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应对的状态。它常用来形容在事情发生之前,人们没有预料到,因而无法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例如,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如注。毫无防备的人们只得措手不及地寻找遮蔽之处,以防被雨水淋湿。
在生活中,措手不及的情况时有发生,如突如其来的疾病、意外的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面对这些情况,保持冷静的心态,迅速调整应对策略,是减轻措手不及带来的损失的关键。
在使用措手不及这一成语时,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阐述其含义,以便更好地传达出那种突然、意外的感觉。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揪手不及的意思是什么?
2.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有什么区别?
3.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哪个更常用?
4.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的近义词有哪些?
5. 揪手不及的用法举例有哪些?
6. 揪手不及的反义词是什么?
7. 揪手不及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8. 揪手不及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9.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哪个更常见?
10. 如何避免在紧急情况下措手不及?
详细解答:
1. 揪手不及的意思:与措手不及意思相近,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应对。
2.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的区别:两者意思相近,但“揪手不及”更多用于口语,而“措手不及”更正式,常用于书面语。
3.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哪个更常用:在现代汉语中,“措手不及”使用频率更高。
4.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的近义词有哪些:例如:措手无策、仓促应对、手足无措等。
5. 揪手不及的用法举例:面对突发的火灾,消防员们往往措手不及。
6. 揪手不及的反义词是什么:例如:从容应对、胸有成竹、成竹在胸等。
7. 揪手不及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成语故事中有很多与措手不及相关的故事,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
8. 揪手不及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出处不详,可能源于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
9. 揪手不及和措手不及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哪个更常见:在口语中“揪手不及”更常见,在书面语中“措手不及”更常见。
10. 如何避免在紧急情况下措手不及:平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并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