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的古诗

范文:

有关水的古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请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哪位诗人所作?

2.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3. 诗中的“明月”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4. 诗中的“把酒问青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 诗中的“琼楼玉宇”指的是哪里?

6. “起舞弄清影”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7. “转朱阁,低绮户”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8. 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10. 这首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详细解答: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

2. 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在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所作。

3.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远方的亲人、理想和希望。

4. “把酒问青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5. “琼楼玉宇”指的是天上的宫殿,诗人借此比喻理想境界的美好。

6. “起舞弄清影”意为在月光下舞动,与自己的影子为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和潇洒。

7. “转朱阁,低绮户”描绘了月光从高高的朱红色阁楼转到低垂的绮丽窗户,营造出夜晚宁静、柔和的氛围。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长久幸福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秋词第一”。

10. 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推动了中秋节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二是影响了后世词人的创作风格,尤其是对抒情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1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