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意思

范文:

一字千金的意思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用来形容文字的珍贵和重要。它源自《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据说,吕不韦曾撰写了一本名为《吕氏春秋》的书籍,其中有一篇文章《察今》流传甚广。为了考验这篇文章的价值,吕不韦将其内容贴在市场门口,并宣称:“谁能增加一字或删减一字,赏黄金千两。”结果,无人能改动一字,可见文章之精妙。从此,“一字千金”便用来形容文章或字句的极高价值,意指每一个字都如同黄金般宝贵。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多文学巨匠都留下了“一字千金”的佳话。如唐代诗人白居易,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著称,其中《琵琶行》更是传颂千古。白居易曾对自己的诗作感慨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正体现了他对文字的尊重和珍视。又如宋代文学家苏轼,他的诗词文赋,每一字都经过精心打磨,堪称“一字千金”。

总之,“一字千金”不仅是文字价值的象征,更是对作者才华和文字魅力的认可。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个字,用心去书写,让文字成为传递智慧与情感的桥梁。

相关问答知识清单:

1. 一字千金的意思是什么?

2. 一字千金出自哪个故事?

3. 一字千金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4. 哪些文学作品被称为“一字千金”?

5. 一字千金在现代有何意义?

6. 如何理解一字千金中的“千金”?

7. 一字千金与文学创作有何关系?

8. 一字千金在成语中的地位如何?

9. 一字千金与成语“一语中的”有何区别?

10. 一字千金如何体现作者的才华?

详细解答:

1. 一字千金的意思:一字千金是形容文字或字句极为珍贵,每一个字都如同黄金一样宝贵。

2. 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故事,讲述吕不韦为了考验自己的文章价值,贴出“谁能增加一字或删减一字,赏黄金千两”的告示。

3. 在古代,一字千金主要用于赞美文章或字句的价值,体现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才华。

4. 被称为“一字千金”的文学作品很多,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苏轼的诗词文赋等。

5. 在现代,一字千金依然用来形容文字或字句的价值,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文字,用心创作。

6. 在一字千金中,“千金”指的是黄金,比喻文字的价值极高。

7. 一字千金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于,它强调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字的选择和运用,以达到文字的精炼和完美。

8. 一字千金在成语中的地位很高,因为它既体现了文字的价值,又蕴含了作者的创作态度。

9. 一字千金与成语“一语中的”的区别在于,一字千金强调的是文字的价值,而一语中的强调的是言辞的精准和到位。

10. 一字千金如何体现作者的才华:通过作者在创作中对文字的运用和把握,展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11138.html